季羡林北京故居室内物品被洗劫一空
已故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关门弟子、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在其博客中爆料,季羡林在北京大学朗润园的旧居于12月16日发现遭到盗窃,室内物品被洗劫一空。
离季羡林先生去世仅仅5个月,其旧居就遭遇“清仓式洗劫”,而钱文忠言辞中对北京大学有关方面保护不够得力表达出的不满,以及来自网友的热议,其实都在隐隐指向文化价值取向坐标的失落——— 当初季羡林先生去世有关方面给予的高规格,以及来自媒体社会的广泛关注,似乎仍然难以避免其旧居成为无人照料、仿佛弃如敝屣的空屋,心有不轨之徒觊觎自然也在意料之中。
关键在于,当心有不轨之徒看中了季羡林旧居中各种物品所蕴涵的巨大价值——— 虽然是文化价值 “折现”的巨大经济价值,为何这点常识却不曾为有关方面所具备?难道季羡林旧居里几千册珍贵的线装古籍、数量不等的佛像,不过是可以扔进历史垃圾堆的百无一用之物,不可对其稍加保存整理么?
在我看来,季羡林旧居被盗事件之所以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并不仅仅在于季羡林的学术身份,更折射出民众对当下历史文化遗产被漠视乃至轻易损毁的普遍不满。如果历史文化遗产在某些管理者眼中,不过是缺乏现实利用价值的废弃品,那么本应留存乃至发挥的社会文化价值就此丧失。
作为历史凝结而成的人类生存方式,文化如同血脉贯穿于人的灵魂一样,无时无处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进而在深层次上决定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程。然而,季羡林旧居被盗的遭遇,仅仅是历史文化遗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被废弃破坏现象的沧海一粟。蓦然回首,究竟有多少名人故居因保护不善摇摇欲坠,甚至在商业化拆迁中化为废墟?有多少千年城墙、百年老屋被强行改造成柏油公路、高楼大厦?从名人遗产到民间瑰宝,无休止破坏让民族精神血脉出现裂痕。
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和一个族群有着怎样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追求,也就决定了他们有着怎样的命运和未来。季羡林旧居被盗背后的文化保护焦虑与民众不满,在于某些权力拥有者无视文化积累和氛围熏陶的来之不易,无视民众日益旺盛的文化渴求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文化血脉相承,让文化留存成为被遗弃的精神孤儿。
在文化保护越来越成为“显学”、推动文化保护事业越来越成为社会潮流的情势下,北大朗润园的季羡林旧居依然轻易被盗窃一空,这其中所反衬出口号与行动、理念与利益的落差,不露声色地向我们提出一个命题——— 公共管理者是否真正保持着对文化复兴和价值重整应有的人文关怀与行动落实,进而直面由此给社会带来的阵痛与失落,并共同寻找相应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