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公务员考试:四大方法轻松搞定定义判断题
定义判断是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部分的必考题型,也是逻辑学基本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定义判断主要是对应试者理解抽象定义并进一步掌握其实质进行运用区分能力的考评。通俗地来说,就是理解抽象定义,以及分析具体事例与其是否符合对应的能力,这对公务员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定义判断在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的题量是10道。在这类试题中,每道题会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很多考生觉得该部分题目相对简单,但却在这一部分丢掉了分数,或者花费了大量时间。湖北公务员考试网专家考查2014年湖北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中的历年真题,总结出定义判断的一些技巧,希望能在提高做题的准确率与速度两方面对考生有一定帮助。
一、关键词句法。
所谓关键词句法,也就是分析定义的句式结构,找出句子的主语、状语、定语,以确定定义的主体、行为和客体。因为主语一般对应主体,是定义的发出者;状语是行为的限定词,描述行为的特征,根据限定内容的不同分为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原因状语、目的状语、方式状语等(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定义有多个状语,这时如果这些状语是并列的,需要满足全部条件才符合定义;如果不是并列的,用“或”联结,那么只需满足一个即符合定义);定语是客体的限定词,描述客体的特征。另外还要注意定义中补充说明的语句。明确了这些,再将选项与定义一一对照,是很容易确定正确答案的。
【例题】客体行政文化是指作为行政管理对象的个人、群体和组织对行政主体(主要是指行政机关)的行为做出合理的评价,其评价标准会因各自利益的不同而呈现多样性。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客体行政文化的是( )。
A.某地环保部门加大对污染严重企业的监管力度,其严肃执法的态度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B.小王是某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工作认真负责,他的主管领导和同志都认为小王是一名合格的工作者
C.个体经营者张某未按规定缴税,税务部门向其下达限期缴纳税款的通知书,张某不但置乏不理,还责怪税务部门不该向其征税
D.某市工商部门为支持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这些企业实施优惠政策,这一举措得到了广大中小企业经营者的欢迎。
[解析]定义的主体是行政管理对象(包括个人、群体和组织),定义的客体是行政主体(主要是指行政机关),行为是“做出合理的评价”。A项,当地群众不属于环保部门的行政管理对象,评价主体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的评价主体也不符;C项,张某的评价是个人的错误评价,不符合定义中的“合理评价”。D项符合定义,故选D。
二、主体快选法
目前公务员考试的一种出题趋势,就是将题干设计的很长,加大考生的阅读量。由于国考题量很大,延长考生的解题时间实际上就起到了增加难度的作用。因此提高阅读速度就成为了考生提高成绩的重要环节。此题实际上只要利用题干的第一句话就可以选择出正确答案,题干的其余部分是不需要仔细阅读的。主体快选法在每年国考的定义判断中都会用到。
【例题】立体农业是指农作物复合群体在时空上的充分利用。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特性,如高秆与矮秆、富光与耐荫、早熟与晚熟、深根与浅根、豆科与禾本科,利用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时空差,合理地实行科学的间种、套种、混种、轮种等配套种植,形成多种作物、多层次、多时序的立体交叉种植结构。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立体农业的是( )
A.甲在自己的玉米地里种植大豆
B.乙在自己承包的鱼塘不但养鱼,还种植了很多莲藕
C.丙在南方某地区承包了十亩稻田,特意引种了高产的水稻新品种
D.丁前年承包了-座山,他在山上种植了大量苹果树,并在山上养殖了大量蜜蜂
[解析]此题定义中的主体是农作物复合群体,所谓“复合”至少应当包括两种农作物。在四个选项当中B C D均只讲到一种,只有A选项讲到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故而答案就是A。
三、客体排除法
定义中客体的关键词语包括目的、方式、条件、结果等,目前大多数题目要通过两个以上的关键词去解题。这类题目的解题技巧在于考生必须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与分析能力,必须只阅读一次题干就找出可能考查的关键词。切忌草草阅读题干以后就开始作答,这样会浪费考生宝贵的答题时间。
【例题】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遇到事实无法查清或查清事实所需成本过高的情况,依照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判决。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表现符合该原则的是( )
A.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决定免于起诉
B.法院在认定被告人犯有数罪或一罪之间存在疑问时,发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C.因缺少直接证据证实被告人有罪,法院对被告人做出无罪判决
D.无法确信某犯罪行为是否超过追诉时效时,应当追诉
[解析]此题定义的关键词语包括两个方面:①运用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的条件是事实无法查清或查清事实所需成本过高。②此原则必须有利于被告。A选项中被告人犯罪情节显著轻微,说明事实已经查清,排除。B选项中法院发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未直接判决,对被告不利,排除。D选项中无法确信某犯罪行为是否超过追诉时效时,应当追诉,也对被告明显不利,排除。故答案选C
四、归纳关键信息法
有些题目所给的定义并不能明确区分出各种条件,但其中仍然包含关键信息。但是不同的题目其关键信息并不相同,考生要排除冗余信息,进行合理的归纳和总结,有时还可以通过对比选项来确定题干的关键信息。专家发现,这类定义多出现在心理学、管理学概念中。
归纳关键信息的步骤:
1.找到定义的关键词或关键句;
2.归纳概括出关键信息;
3.对比各选项,选出符合或者不符合定义的一项。
推荐阅读:
2014年湖北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制胜技巧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定义判断在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的题量是10道。在这类试题中,每道题会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很多考生觉得该部分题目相对简单,但却在这一部分丢掉了分数,或者花费了大量时间。湖北公务员考试网专家考查2014年湖北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中的历年真题,总结出定义判断的一些技巧,希望能在提高做题的准确率与速度两方面对考生有一定帮助。
一、关键词句法。
所谓关键词句法,也就是分析定义的句式结构,找出句子的主语、状语、定语,以确定定义的主体、行为和客体。因为主语一般对应主体,是定义的发出者;状语是行为的限定词,描述行为的特征,根据限定内容的不同分为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原因状语、目的状语、方式状语等(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定义有多个状语,这时如果这些状语是并列的,需要满足全部条件才符合定义;如果不是并列的,用“或”联结,那么只需满足一个即符合定义);定语是客体的限定词,描述客体的特征。另外还要注意定义中补充说明的语句。明确了这些,再将选项与定义一一对照,是很容易确定正确答案的。
【例题】客体行政文化是指作为行政管理对象的个人、群体和组织对行政主体(主要是指行政机关)的行为做出合理的评价,其评价标准会因各自利益的不同而呈现多样性。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客体行政文化的是( )。
A.某地环保部门加大对污染严重企业的监管力度,其严肃执法的态度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B.小王是某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工作认真负责,他的主管领导和同志都认为小王是一名合格的工作者
C.个体经营者张某未按规定缴税,税务部门向其下达限期缴纳税款的通知书,张某不但置乏不理,还责怪税务部门不该向其征税
D.某市工商部门为支持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这些企业实施优惠政策,这一举措得到了广大中小企业经营者的欢迎。
[解析]定义的主体是行政管理对象(包括个人、群体和组织),定义的客体是行政主体(主要是指行政机关),行为是“做出合理的评价”。A项,当地群众不属于环保部门的行政管理对象,评价主体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的评价主体也不符;C项,张某的评价是个人的错误评价,不符合定义中的“合理评价”。D项符合定义,故选D。
二、主体快选法
目前公务员考试的一种出题趋势,就是将题干设计的很长,加大考生的阅读量。由于国考题量很大,延长考生的解题时间实际上就起到了增加难度的作用。因此提高阅读速度就成为了考生提高成绩的重要环节。此题实际上只要利用题干的第一句话就可以选择出正确答案,题干的其余部分是不需要仔细阅读的。主体快选法在每年国考的定义判断中都会用到。
【例题】立体农业是指农作物复合群体在时空上的充分利用。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特性,如高秆与矮秆、富光与耐荫、早熟与晚熟、深根与浅根、豆科与禾本科,利用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时空差,合理地实行科学的间种、套种、混种、轮种等配套种植,形成多种作物、多层次、多时序的立体交叉种植结构。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立体农业的是( )
A.甲在自己的玉米地里种植大豆
B.乙在自己承包的鱼塘不但养鱼,还种植了很多莲藕
C.丙在南方某地区承包了十亩稻田,特意引种了高产的水稻新品种
D.丁前年承包了-座山,他在山上种植了大量苹果树,并在山上养殖了大量蜜蜂
[解析]此题定义中的主体是农作物复合群体,所谓“复合”至少应当包括两种农作物。在四个选项当中B C D均只讲到一种,只有A选项讲到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故而答案就是A。
三、客体排除法
定义中客体的关键词语包括目的、方式、条件、结果等,目前大多数题目要通过两个以上的关键词去解题。这类题目的解题技巧在于考生必须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与分析能力,必须只阅读一次题干就找出可能考查的关键词。切忌草草阅读题干以后就开始作答,这样会浪费考生宝贵的答题时间。
【例题】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遇到事实无法查清或查清事实所需成本过高的情况,依照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判决。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表现符合该原则的是( )
A.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决定免于起诉
B.法院在认定被告人犯有数罪或一罪之间存在疑问时,发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C.因缺少直接证据证实被告人有罪,法院对被告人做出无罪判决
D.无法确信某犯罪行为是否超过追诉时效时,应当追诉
[解析]此题定义的关键词语包括两个方面:①运用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的条件是事实无法查清或查清事实所需成本过高。②此原则必须有利于被告。A选项中被告人犯罪情节显著轻微,说明事实已经查清,排除。B选项中法院发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未直接判决,对被告不利,排除。D选项中无法确信某犯罪行为是否超过追诉时效时,应当追诉,也对被告明显不利,排除。故答案选C
四、归纳关键信息法
有些题目所给的定义并不能明确区分出各种条件,但其中仍然包含关键信息。但是不同的题目其关键信息并不相同,考生要排除冗余信息,进行合理的归纳和总结,有时还可以通过对比选项来确定题干的关键信息。专家发现,这类定义多出现在心理学、管理学概念中。
归纳关键信息的步骤:
1.找到定义的关键词或关键句;
2.归纳概括出关键信息;
3.对比各选项,选出符合或者不符合定义的一项。
推荐阅读:
2014年湖北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制胜技巧

-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强化练习23
- 2016年湖北公务员数学运算习题精解(40)
- 2016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明镜照己 昏镜照人
-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习题精解(41)
-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素材:城管执法要具备人情味
-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练习27
-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练习(51)
- 湖北省公务员考试网:常识判断习题精讲<11>
- 2016湖北公务员考试法律重点复习题(11)
- 2016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推动时代前进的力量-合作
- 打好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攻坚战”
-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素材:让农民工远离“讨薪之痛”
-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习题精解(40)
- 2016年湖北公务员申论写作易入两大误区
-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素材:财商教育是“创富时代”的必修课

- 江西省在职公务员,已工作三年有余,请问我是否可以报考湖北省公务员考试?
-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有官方指定教材吗?
- 省考考上入职后(没有工作年限限制的单位)可以在当年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吗?
- 我是2016年毕业的大专生,可以参加2016年的公务员考试吗?
- 2016年毕业的本科学生可以报考2016年的公务员考试吗?
- 湖北公务员考试对留学回国人员学历有何要求?
- 2015年退伍士兵能不能参加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退伍义务兵和士官可以报考不)
- 湖北公务员考试对雷同试卷如何处理?
- 湖北公务员考试违纪违规人员如何处理?
- 我是15年毕业的大专生,通信技术专业,可以参加16年公务员考试吗?
- 2015年毕业的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吗
- 我是六月份拿毕业证,可以报考3月份的湖北公务员考试吗
- 湖北公务员考试如何提供两年基层工作经历证明?
- 湖北公务员笔试结束后,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划定的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如何理解?
- 湖北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资格初审工作由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