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素材:新闻媒体与公共治理
【背景链接】
在国家治理结构中,媒介作为党和政府重要的执政资源,以其专业属性所形成的的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发挥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治理中独特的角色作用。
近年来,类似“曝光即获解决”的事情,或者“曝光之后持续跟踪终获解决”的事情,或者“曝光之后促进政府治理模式转变”的事情,有很多很多。“宝马假彩票案”、“强制拆迁事件”、“导游辱骂游客”……事件得到处理,媒体的舆论监督功不可没。“孙志刚事件”让长期以来实行的收容遣送制度被废除,“开胸验肺事件”使得职业病防治法规得到修订,舆论的力量,都是至关重要的。
近些年,媒介的“走基层”、“新闻调查”、“行进中国”、“寻找最美”、“公益行动”等都以报道的深度、思想的锐度、影响的广度、情感的温度,成为媒介社会公共治理的独特景观,体现了媒介在思想文化引领、社会舆论引导上的作用。武汉电视台的“电视问政”,既是对政府治理工作的公开化与社会化,也是媒介为民众创设了与政府平等对话、互动交流的传播机制及表达、问责的沟通平台,起到了“社会瞭望”、“社会监督”的作用。而网络反腐、微博问政,也已成为推进中国社会政治民主进程的重要手段。
【深度解析】
[媒介在社会公共治理中的地位]
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丛生的风险期,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执政兴国的重大战略举措。
在国家新型治理理念框架中,面临的核心议题是如何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国家治理体系正在由“全能型政府”向“一体多元”转变,形成政府主导、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公共治理体系。在这种新型治理格局中,媒介作为重要的社会公共治理主体,在当下治理问题呈现多重性、复杂性、叠加性、风险性的情况下,其主体地位越发重要。
媒介是制度建设的推动者和参与者。
社会公共治理的核心目标就是对公共权力有效约束,要求拥有公共权力的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秩序,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完善和创新社会公共治理机制,而媒介拥有整合社会各种资源、进行社会广泛动员以及集体行动的能力。一方面可为政府进行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提供依据,当好参谋;另一方面也拥有为各方社会利益主体提供协商、对话、表达沟通的平台,成为社会公共治理创新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媒介是社会主体意识的启蒙者和动员者。
长期以来,在“全能型政府”的主导下,社会力量发展微弱,其主体意识也受到抑制。公共治理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特别是社会公众积极广泛的参与,这就需要媒介通过组织动员、思想启蒙、引领示范的强大传播功能,不断培育和激发社会的主体意识。其次是以法制规则意识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明确其责、权、利的边界;再次是具有进行政治参与、社会参与的意识和能力,使社会各方力量能够在重大社会关切方面形成社会共识,承担好公共治理的责任和义务。
媒介是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宣传者和监督者。
在社会公共治理中,多方合作共治的主要方面就是公共政策的科学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涉及社会不同的利益主体及利益关系,涉及公共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涉及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与增值等。当维护公共利益的政策出台后,媒介会自觉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向社会各界进行广泛宣传和解读;当公共政策缺乏透明公开的制定程序、过程,又违背了正当的公共利益时,媒介会履行社会舆论监督的职责,进行有效的社会监督。
[新媒体时代的公共治理面临的挑战]
首先,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和社会政治生活都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低头族”的出现,“抢沙发”的习惯,都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一个医患事故上网就可以迅速成为全国皆知的大事件,对政府领导力也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其次,新媒体的出现对政府的公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政府具有更强的危机处理能力。我国政府目前在某些方面的细致透明度还不够,导致国外的假消息到了国内就成了真消息,甚至个人发布的消息都能够以假乱真。
最后,新媒体对政府权威也有明显的冲击,过去政府自上而下发布权威信息的模式遭到极大的挑战。网络政治学已经成为一个新学问新学科了,但是国内还没有这个领域的专著。
[对策措施]
加强媒介的社会治理能力,专家认为:
一是发挥媒介作为信息生产与传播的现代信息“集散地”的平台作用,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信息交流、信息认知、信息管理、信息决策。
二是发挥媒介在“协商式政治与民主”中的对话和协调作用。媒介通过对社会各方利益主体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维护,建立了多元利益协商、表达的“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话语空间”。
三是发挥媒介作为精神文化和思想舆论引领者的作用,主导多元思想,传播主流价值,构筑精神高地,进行思想启蒙,激发主体意识,凝聚社会共识。通过提供质优、高品味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对多种文化进行交融与整合,在精神层面型塑社会大众的文化认同。
【文章素材】
[标题示例]
公共治理 媒体不可缺席
善用媒体公关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开头示例]
社会稳定和谐是经济建设和国力持续提升的前提和基础,是政府和民众的共同愿景,也是政府考核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利益分配格局的深刻调整,我国进入矛盾多发时期,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借助于各种新媒体传播、发酵,社会问题和矛盾有不断被放大化的趋势。作为社会公共权力执掌者,政府的管理思维亟需转变,应该坚持平等合作、对话共识和柔性阳光等新思维,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社会转型的要求。
[结尾示例]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和发展关键期,利益矛盾凸显,社会风险加大,各类突发事件频发。同媒体打交道,正成为衡量领导干部特别是处在第一线的基层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乃至行政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领导干部要着重提高应对记者采访的能力、应对负面报道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善用媒体引导舆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素材:城市群协调发展
在国家治理结构中,媒介作为党和政府重要的执政资源,以其专业属性所形成的的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发挥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治理中独特的角色作用。
近年来,类似“曝光即获解决”的事情,或者“曝光之后持续跟踪终获解决”的事情,或者“曝光之后促进政府治理模式转变”的事情,有很多很多。“宝马假彩票案”、“强制拆迁事件”、“导游辱骂游客”……事件得到处理,媒体的舆论监督功不可没。“孙志刚事件”让长期以来实行的收容遣送制度被废除,“开胸验肺事件”使得职业病防治法规得到修订,舆论的力量,都是至关重要的。
近些年,媒介的“走基层”、“新闻调查”、“行进中国”、“寻找最美”、“公益行动”等都以报道的深度、思想的锐度、影响的广度、情感的温度,成为媒介社会公共治理的独特景观,体现了媒介在思想文化引领、社会舆论引导上的作用。武汉电视台的“电视问政”,既是对政府治理工作的公开化与社会化,也是媒介为民众创设了与政府平等对话、互动交流的传播机制及表达、问责的沟通平台,起到了“社会瞭望”、“社会监督”的作用。而网络反腐、微博问政,也已成为推进中国社会政治民主进程的重要手段。
【深度解析】
[媒介在社会公共治理中的地位]
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丛生的风险期,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执政兴国的重大战略举措。
在国家新型治理理念框架中,面临的核心议题是如何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国家治理体系正在由“全能型政府”向“一体多元”转变,形成政府主导、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公共治理体系。在这种新型治理格局中,媒介作为重要的社会公共治理主体,在当下治理问题呈现多重性、复杂性、叠加性、风险性的情况下,其主体地位越发重要。
媒介是制度建设的推动者和参与者。
社会公共治理的核心目标就是对公共权力有效约束,要求拥有公共权力的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秩序,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完善和创新社会公共治理机制,而媒介拥有整合社会各种资源、进行社会广泛动员以及集体行动的能力。一方面可为政府进行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提供依据,当好参谋;另一方面也拥有为各方社会利益主体提供协商、对话、表达沟通的平台,成为社会公共治理创新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媒介是社会主体意识的启蒙者和动员者。
长期以来,在“全能型政府”的主导下,社会力量发展微弱,其主体意识也受到抑制。公共治理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特别是社会公众积极广泛的参与,这就需要媒介通过组织动员、思想启蒙、引领示范的强大传播功能,不断培育和激发社会的主体意识。其次是以法制规则意识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明确其责、权、利的边界;再次是具有进行政治参与、社会参与的意识和能力,使社会各方力量能够在重大社会关切方面形成社会共识,承担好公共治理的责任和义务。
媒介是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宣传者和监督者。
在社会公共治理中,多方合作共治的主要方面就是公共政策的科学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涉及社会不同的利益主体及利益关系,涉及公共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涉及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与增值等。当维护公共利益的政策出台后,媒介会自觉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向社会各界进行广泛宣传和解读;当公共政策缺乏透明公开的制定程序、过程,又违背了正当的公共利益时,媒介会履行社会舆论监督的职责,进行有效的社会监督。
[新媒体时代的公共治理面临的挑战]
首先,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和社会政治生活都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低头族”的出现,“抢沙发”的习惯,都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一个医患事故上网就可以迅速成为全国皆知的大事件,对政府领导力也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其次,新媒体的出现对政府的公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政府具有更强的危机处理能力。我国政府目前在某些方面的细致透明度还不够,导致国外的假消息到了国内就成了真消息,甚至个人发布的消息都能够以假乱真。
最后,新媒体对政府权威也有明显的冲击,过去政府自上而下发布权威信息的模式遭到极大的挑战。网络政治学已经成为一个新学问新学科了,但是国内还没有这个领域的专著。
[对策措施]
加强媒介的社会治理能力,专家认为:
一是发挥媒介作为信息生产与传播的现代信息“集散地”的平台作用,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信息交流、信息认知、信息管理、信息决策。
二是发挥媒介在“协商式政治与民主”中的对话和协调作用。媒介通过对社会各方利益主体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维护,建立了多元利益协商、表达的“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话语空间”。
三是发挥媒介作为精神文化和思想舆论引领者的作用,主导多元思想,传播主流价值,构筑精神高地,进行思想启蒙,激发主体意识,凝聚社会共识。通过提供质优、高品味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对多种文化进行交融与整合,在精神层面型塑社会大众的文化认同。
【文章素材】
[标题示例]
公共治理 媒体不可缺席
善用媒体公关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开头示例]
社会稳定和谐是经济建设和国力持续提升的前提和基础,是政府和民众的共同愿景,也是政府考核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利益分配格局的深刻调整,我国进入矛盾多发时期,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借助于各种新媒体传播、发酵,社会问题和矛盾有不断被放大化的趋势。作为社会公共权力执掌者,政府的管理思维亟需转变,应该坚持平等合作、对话共识和柔性阳光等新思维,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社会转型的要求。
[结尾示例]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和发展关键期,利益矛盾凸显,社会风险加大,各类突发事件频发。同媒体打交道,正成为衡量领导干部特别是处在第一线的基层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乃至行政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领导干部要着重提高应对记者采访的能力、应对负面报道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善用媒体引导舆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素材:城市群协调发展
相关文章
-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强化练习23
- 2016年湖北公务员数学运算习题精解(40)
- 2016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明镜照己 昏镜照人
-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习题精解(41)
-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素材:城管执法要具备人情味
-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练习27
-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练习(51)
- 湖北省公务员考试网:常识判断习题精讲<11>
- 2016湖北公务员考试法律重点复习题(11)
- 2016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推动时代前进的力量-合作
- 打好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攻坚战”
-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素材:让农民工远离“讨薪之痛”
-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习题精解(40)
- 2016年湖北公务员申论写作易入两大误区
-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素材:财商教育是“创富时代”的必修课
相关问题
- 江西省在职公务员,已工作三年有余,请问我是否可以报考湖北省公务员考试?
-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有官方指定教材吗?
- 省考考上入职后(没有工作年限限制的单位)可以在当年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吗?
- 我是2016年毕业的大专生,可以参加2016年的公务员考试吗?
- 2016年毕业的本科学生可以报考2016年的公务员考试吗?
- 湖北公务员考试对留学回国人员学历有何要求?
- 2015年退伍士兵能不能参加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退伍义务兵和士官可以报考不)
- 湖北公务员考试对雷同试卷如何处理?
- 湖北公务员考试违纪违规人员如何处理?
- 我是15年毕业的大专生,通信技术专业,可以参加16年公务员考试吗?
- 2015年毕业的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吗
- 我是六月份拿毕业证,可以报考3月份的湖北公务员考试吗
- 湖北公务员考试如何提供两年基层工作经历证明?
- 湖北公务员笔试结束后,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划定的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如何理解?
- 湖北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资格初审工作由谁负责?